在公司内,Spring基本都是首选的IOC框架,Spring也提供了很多扩展点让我们介入到容器的生命周期中,例如BeanFactoryPostProcessor、BeanPostProcessor等。今天就记录下BeanFactoryPostProcessor的一种不正确用法。
最近在做Spring项目时,使用到了@Value注解,可以动态注入到注解了@Value的属性上;一般我们会把用到的属性(key/value值)统一放到一个或者多个properties文件中,Spring启动时加载properties把属性读到Spring Property组件中,后续的注入交由组件完成。
Spring3.1提供了新的属性管理API,而且功能非常强大且很完善,对于一些属性配置信息都应该使用新的API来管理。
在日常程序开发中,处理外部资源是很繁琐的事情,我们可能需要处理URL资源、File资源资源、ClassPath相关资源、服务器相关资源(JBoss AS 5.x上的VFS资源)等等很多资源。因此处理这些资源需要使用不同的接口,这就增加了我们系统的复杂性;而且处理这些资源步骤都是类似的(打开资源、读取资源、关闭资源),因此如果能抽象出一个统一的接口来对这些底层资源进行统一访问,是不是很方便,而且使我们系统更加简洁,都是对不同的底层资源使用同一个接口进行访问。
Spring 提供一个Resource接口来统一这些底层资源一致的访问,而且提供了一些便利的接口,从而能提供我们的生产力。
要一次读取多个字节时,经常用到InputStream.available()方法,这个方法可以在读写操作前先得知数据流里有多少个字节可以读取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这个方法用在从本地文件读取数据时,一般不会遇到问题,但如果是用于网络操作,就经常会遇到一些麻烦。比如,Socket通讯时,对方明明发来了1000个字节,但是自己的程序调用available()方法却只得到900,或者100,甚至是0,感觉有点莫名其妙,怎么也找不到原因。其实,这是因为网络通讯往往是间断性的,一串字节往往分几批进行发送。本地程序调用available()方法有时得到0,这可能是对方还没有响应,也可能是对方已经响应了,但是数据还没有送达本地。对方发送了1000个字节给你,也许分成3批到达,这你就要调用3次available()方法才能将数据总数全部得到。
在很多情况下,当使用默认配置过于繁琐时候,解析工作或许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负担。Spring 提供了可扩展 Scheme 的支持。大概需要以下几个步骤: